fbpx

巴金森氏症 早期症狀

這些行動功能障礙可能是 巴金森氏症 的早期症狀!

走路不穩不等於無力!
老人家走路不穩的原因很多,「跌倒」是臺灣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死因,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聊聊 巴金森氏症 的早期症狀!

 

巴金森氏症

 

最近門診有一個60幾歲的阿伯因為覺得腰痛雙下肢無力走不穩來找我,他之前有看過骨科,雖然脊椎有些退化,但倒也不是太厲害,骨科醫師建議阿伯開始做復健,不過一段日子過去了,也沒有太大的改善。

阿伯來找我時,我發現他其實腳很有力,但是外表看起來有點駝背,且走路時 動作緩慢,甚至有點小碎步,右手關節也有 齒輪式的僵硬 且也 沒有太多面部表情,我跟阿伯說這是巴金森氏症,阿伯說我記憶力很好,沒有痴呆啦。 我跟阿伯解釋,你把 阿茲海默症 跟 巴金森氏症 搞混了。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,通常跟記憶以及認知功能退化有關。 而巴金森氏症是 肢體動作出現障礙。我跟他說:沒關係,我們先吃藥調理!阿伯服藥後一兩個月後狀況逐漸改善,他才開始相信自己得的是 巴金森氏症。

65歲以上老年人中,100人就有1到2個人有巴金森氏症,在發病初期行動出現障礙,由於腦內黑質細胞退化死亡,使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減少,引起巴金森氏症的症狀,如 關節肌肉僵硬、動作緩慢、肢體靜止時顫抖、平衡感差、走路不穩…等這些行動障礙,其他像是 面部無表情、便祕 或者是 嗅覺變差 也都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!

巴金森氏症初期以 單邊 症狀為主,可能會出現單邊動作不順暢、緩慢,也有可能只是走路跟不上別人,所以一般人總是把它當作老化或是骨頭退化的現象,往往察覺情況不對時都是中晚期了,早已嚴重影響到患者本身與家人的生活,譬如常常跌倒甚至骨折,但如果在發病初期發現,向專業醫師諮詢並予以適當治療,其實還是可以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的。

 

延伸閱讀

十秒辨別 阿茲海默症與巴金森氏症

#巴金森氏症 #阿茲海默症

分享文章

Share on facebook
分享至 Facebook
Share on pinterest
分享至 Pinterest

告訴我你的想法

Close